close

國內房地產融資銀行龍頭土地銀行董事長王耀興最近呼籲政府,別再標售國有土地,以免成為建商、財團哄抬價格的工具;再度挑起國有地該不該賣、該如何賣的老話題。這個話題爭論多時,國有地的管理運用也確實積累眾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因而在經濟效率、公平正義及永續發展間擺盪多年而莫衷一是;但要國有地一肩擔起高房價之過,卻未免過於簡化問題了。國有地的運用具有多重目標,但各個目標間有時並不相容,政府要管好國有地,得先為其優先目標定調,這條改革之路才走得下去。

國有地標售引發爭議,早在民國95年3月原聯勤信義俱樂部國有地以每坪274萬元售出,就掀起軒然大波;理由也跟這次一樣,因為國有地的標售具指標性,迭創新高的土地標售價格會推升房價;板橋追風廣場委託台北縣政府管理的國有地,則出現建築用地與公共設施用地競用的討論;台北市原為陸軍保修廠的六張犁營區7公頃土地,在都市計畫檢討時更面臨居民「寧要公園,不要豪宅」的挑戰。一連串的國有地處理紛爭,促使當時執政的民進黨在經續會裡立案討論,但不了了之。國民黨上台後,財政部於97年訂定「強化國有財產管理及運用效益方案」,明言在兼顧經濟發展、社會公益、永續環境等三大目標下,提升國有地的運用效益。

由於這項方案是回應社會對傳統以出售為導向的國有地處理方式的批評,全案在非公用國有地的運用作法上,絕口不提如何提升標售效率,只強調要強化土地管理、改善占用,並以落實成本效益、加強以設定地上權方式開發利用、積極參與都市更新及多元化運用國有地以提高收入等。可是,方案這麼寫,負責執行此一方案的國有財產局預算案卻不是這麼編;在98年度390億元歲入中,土地出售占了340億元,擺明了就是要賣國有地才有可能達成。事實上,土地開發利用是高度專業,且多須長期經營才能有成,以國有財產局的專業人力及資源,又怎麼可能驟然改變長期以來的歲入結構,售地自然是最有效率的捷徑。這種表裡不一雖不應該,卻是現實下的不得不然。

國有財產局上周在面對外界砲火時提出客觀的數據,指去年國有地只標售13.85公頃土地,僅占全台土地買賣面積3萬1,282公頃的0.04%,售地收入108億元則占全台土地買賣金額的0.68%;意謂賣國有地只是小石子丟進大海,激不起任何浪花,強調自己不是炒作房價的元凶。國有財產局的說法有其道理,輿論也確實過度放大單一標案的擴散效應,並可能有更多的國有地沒標出去。但畢竟政府標售國有地具指標作用,標籤、話題效應難免;更何況,從平均標價來看,去年每公頃國有地標價是7.8億元,比全國平均值0.5億元貴了15倍,除了國有地比較值錢,更可能是最近賣的國有地都是既值錢也好賣的精華地,這也是經濟學下的必然選擇。

國有地是全民資產,標售出去就像賣祖產,不為台灣的傳統觀念所容;另方面,國有地的運用也關係到國家與城鄉發展、生態保育等外部公共性,也不能隨便就賣掉。可是,在現代經濟學講究效率下,如果現在賣地所得能創造更多的效益,不論是可量化的生產毛額或無法量化的外部效益,又為什麼不做?尤其,擺在眼下的財政缺口愈來愈大,難道都要留給後代子孫?就在這些不同目標間,國有地運用擺盪不定,讓賣地成了罪過,也影響了賣地應有的效率,這又豈是全民之福?其實,政府既已訂下內含大面積精華地暫停標售等標準、嚐試多元化運用的全套方案,那就放手去做,不必老是被個案牽著走。

2010/03/01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會計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